若字在五行中属什么?
【若】五行为木,若字的本义是指“顺从”的意思,表示愿意、甘愿;也表示假设。 ①用作名词时意为“若木”“檀香树”等。 ②用作动词时意为“顺从”“答应”“像…”如“若无其事(好像没有什么事似的)”。
③后引申为“如果”“假如”……等等意思。 ④组词如下: 若然、宛如、宛若、若何、若何、若即若离、若无其是……… 相关词语如下: 似曾相识 似笑非笑 视而不见 若明若暗 若无其事 爱莫能助 不容置疑 大有裨益 高瞻远瞩 交相辉映 见怪不怪 见微知著 有备无患 一举两得 举世闻名 莫衷是一 无能为力 自言自语 自作自受 从善如流 似是而非 守株待兔 司空见惯 自言自语 自圆其说 众口一词 如出一辙 似懂非懂 门庭若市 自怨自艾 半信半疑 大彻大悟 若隐若现 似是而非 大失所望 自作自受 见异思迁 若有所思 假公济私 自欺欺人 不求甚解 无独有偶 【诗】五行为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抒情诗——《诗经·邶风·柏舟》的第四句曰:“泛彼柏舟,亦汎其流”,其中的“柏”就是柏树。古人常取柏树的耐寒、耐旱、耐腐等特点来比喻贞操、高洁的品质和长寿的生命。孔子认为《诗经》里的三百篇,都是合乎礼义的,其中就有《柏舟》这样一首表现诗人坚持节操的诗。可见在那时,用“柏”作诗题已是习以为常的事了。 在我国古代很多诗篇里都有以“松”“竹”“梅”三种植物起题目的。如王维的七绝《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刘禹锡的同题诗则写道:“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栖晓枝上,花落春漫漫。”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将这种以物为题的诗称为“咏物诗”。他在《答洪驹父书》中说:“古之诗人务观其所托,不以小而不为,不以俗而薄,务其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