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姓属五行什么?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姓纂》 司马迁在《史记·萧相国世家》中云:“相国萧何功盖天下,然曰‘无功’,封邑何多?”刘邦问司马迁父亲司马谈:“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天之所命,岂有数量限制!司马迁答道:“太上皇帝(刘邦的尊号),非天命也。夫天之所生,地之所长,必有其人。高祖(刘邦)与项羽决战彭城,项羽败走,高祖还军霸上。后项羽又聚集大军追击高祖,高祖再度败退。是时高祖兵疲食少而项羽粮多,故高祖求和,与项羽约定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当此时也,高祖知天命所在,自以为得之矣。未料五年后,项羽无何善绩,竟给汉军设下埋伏,大败而亡。天之所以赐高祖,岂不甚哉?”
所以论姓氏起源,马姓源于周王子马师之后。春秋战国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沿途有各国诸侯接济供养。有一次在齐国,齐桓公派马师向重耳馈赠良马八匹。重耳感谢齐桓公的恩德,让马师做自己的卿,并授予管理牧马的官职。于是重耳的部下马师开始以封地为姓,他的后人也就成了马氏。 而汉代学者王充在《论衡·书虚》中说:“马氏始出于赵。”认为马姓的源头在于赵国。这一说法得到后世学者的认可。清人张澍引宋人冯梦龙的说法进一步解释道:“世本言,赵简子之家臣曰马服君,其子孙曰马氏……马服原非国名。”也就是说,秦灭赵国后,把赵国贵族迁徙到甘肃临洮县定居,他们以封地为姓,成为当地的望族。他们的祖先确实曾担任过赵国国君的马服君。但是马服并非一个国家的名字,而是指一种制服。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的祖先曾经穿着“马服”这个种类的制服。
综上,马姓应当属于五行中的木。因为木是一种栋梁,可以承担重物、制成器具,与“马服”之意相通。而且木还是万物之灵。《礼记·檀弓下》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子事父母,必居侧室。父母寝则端直,就床而坐。所谓“子之事亲,容止可观,出入起居,无不端士”。孔子听到后说,“孝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先秦时期的姓、氏是有区别的。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提到商纣王的姓为子,氏为纣。可见当时姓、氏之分还是很严格的。而两汉之际,这一区别渐渐模糊,姓、氏混称或互用。到了宋代以后甚至出现了以姓代氏的情况(如《永乐大典》),以至于今人著述也多称姓而不称氏。这一点和马姓来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