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水在哪个方位?
这个问题有趣且有意义,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五行和水到底是什么,不然这个问题就失去了意义。 五行作为古书《周易》中“阴阳”两字的延伸,是古人观测现象得出的一组概念。它们不能代表具体的实物,而是用来类比、形容具体实物的特性。所以才有了之后“水生木”“金克木”之类的命题。 水是五行之一,它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事物;但五行不是水,否则地球上所有的水域都应该是南海了(注1)!
五行中的“水”是用来形容事物的特性的,它和自然界的“水”之间的关系,就如“形”与“象”的关系一样。比如“水滴石穿”来形容执着,“心如止水”来形容平静,而“洪水滔天”则形容猖獗。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寻找一种物理现象去符合“水火既济”“上善若水”之类的表述。答案就在《道德经》里: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四章》)
这里老聃告诉我们的就是如何找到那“无形”“无象”之水。其实就是在说,只有心境达到了某种极致,不再受外在影响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水的存在——那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微似君之德”(注2)。
或许你可以把那个地方想象成心灵的海湾,在那里一切喧嚣都不复存在,你只看见自己的倒影。当意识达到那种状态时,时间已经不存在了,过去未来现在同时存在,那是一种永恒的宁静——“逝者已如斯,生者尚何言。” 注1:事实上就算是海也是有个边界的。
注2:这句话出自《庄子·天地》 以上文字摘录自公众号文章《老子告诉你为什么水滴石穿》作者张其成。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可以点击文后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