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属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人根据物质在自然界中的不同表现而抽象出来的五种元素。以五行为中,分别赋予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用其来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这种理论普遍服务于中医、气功、哲学及相学等学科之中。 虽然现代科学已证明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不能用五种元素的存在形式来解释(如原子有质量无电荷的中子与不带任何符号的电子),但人们还是习惯于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规律。阴阳性质的理解也被引入了医学领域。 中医认为,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离不开阳气的推动,五脏之生理功能亦靠阳气来维持。若阳气虚弱,则出现功能障碍或易感染疾病。所以保养阳气对人体健康尤为重要。 那么,什么是阳气呢? 《黄帝内经》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可见,阳气是人体顺应自然界变化而出现的正常生理状态。它具有温煦、激发、推运体内一切营养物质的作用。 所以,我们养护阳气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保暖 中医理论认为,风寒湿暑燥火是致病的六淫,其中寒邪是最容易损伤阳气的。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寒邪侵袭;夏天不要贪凉,不要在空调房内呆久。
2.适当运动 《黄帝内经》指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也就是说,我们要想保持阳气旺盛,就要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适时锻炼身体。
3.节制欲望 人之欲甚则伤肾,因此要节制性欲(尤其是未婚青少年)、食欲和其他欲望,不可恣意纵欲。因为过度消耗精力、体力以及情绪压抑都会伤害肾气,从而损伤阳气。
4.调整心态 焦虑、急躁、抑郁等不良的情绪都会损伤阳气。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调整心态,多微笑,保持愉快的心情。 另外,《黄帝内经》还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時而適寒燠,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辟邪不至,長生久視。” 也就是說,人要随四季的变化而增减衣服,适应环境的温度;要根据天气的陰陽變化來調理自己的生活環境,適當調理陰陽;要節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大喜大悲。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避免邪氣傷身,擁有一顆健康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