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流量怎么?
1,成都地铁的线网规划堪称教科书般的完美,线路走向基本无歧义,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也很科学(除了三期规划外),使得成都在2010年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从一期的1号线到二期的9号线,再到三期的17号线一期、8号线、13号线、14号线、16号线、18号线南段,再至四期的5号线二期及北延线、12号线、11号线、27号线一期……可以说,成都的地铁是“一路高歌猛进”式建设的,并且是以最短的时间、最深的挖掘程度(地下铁的造价可是比一般地下轻轨高许多)、最高的速度(没有之一!)来打造其地铁网线的,因此成都地铁用着最“奢侈”的资金和建设水平,实现了线路里程数最快速度的增长;
2,但另一方面,也因为前期对地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又处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故而当初的资金安排和调度都显得有点捉襟见肘,在1号线上面就显出了这点不足:列车车次减少,开行模式简单,造成客流上不去,从而使得收入减少,而为了弥补收入的不足又只能增发车票,这样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如此恶性循环,以致于初期成都地铁一度入不敷出,靠市政府财政补贴勉强维持运营,以至于成都地铁被戏称为“政府赔钱的公司”。后来随着其他线路的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善;
3,至于你所说的客流量问题,我觉得主要是受几条因素的影响:一是城市人口规模,二是区域经济密度,三是公共交通优先原则的实行情况(尤其是轨道交通与公交的衔接和换乘),四是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当然这些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而且对于不同城市又各有侧重。
以我身边的广州为例,作为一线城市中轨道交通建设最早、线路最多、里程最长的城市之—,其客流量自然毋庸置疑,据说是每趟列车里乘客坐得满满的,就连车门边上也都挤满了人(广州的地铁车门是有侧窗的可以观察到这种景象)。但是如果你说它的客流量能多到像北京上海那样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将一个整车装满的话,那还真不见得——因为广州不仅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而且还是全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根据我对周围人的观察,我发现尽管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购买了地铁票,但也只是买了单程票且都是近郊出行,而那些远距离通勤的人要么选择公交转地铁,要么选择乘坐出租车,总之很少见到坐满一车的现象(毕竟广州出租车便宜啊才十一块而已!)。所以你说成都的地铁每天那么多车,满载率那么高,但我估计跟广州相比肯定要少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