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的五行属什么?
“骑”字,金文写作“騎”,像一人骑马形。小篆将金文的“馬”写作“马”,“骑着”之“骑”即来源于此。 漢字的五行归类有一个规律,即“子午卯酉”属金(其中“酉”属金而不是“金”)、“寅申巳亥”属水、“辰戌丑未”属土、“甲乙丙丁”属木、“戊己庚辛”属金。这里“寅申已亥”属水,因“寅”中藏有甲木、丙火; “辰戌丑未”属土,因“辰”含乙木、丙火、戊土; “甲乙丙丁”属木,不用多说; “戊己庚辛”属金,因为“己”中含乙木、庚金; 最后来看“子午卯酉”属火,这个有点让人费解了,因为这四个地支都含有阳支或阴支,怎么还属火呢?其实这里说的“火”不是指“丙丁”之火,而是指“午”中的阳火,以及“酉”中的阴火。为什么说是“午”中的阳火呢?因为“午时生人”为阳年阳月阳日阳时出生,一阴阳全无,自然含有阳火。为什么说是“酉”中的阴火呢?因为“酉时生人”是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四阴俱全,而阴阳相对,必有孤阳,所以这个“酉”中有阴火。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骑”的五行为“火”。 下面来看一下古人对于“骑”字的理解。《说文》中有“骑,马上曰骑”,也就是站在马上的意思,这就与“骑”的本象形字“騎”完全一致。而古人注疏“骑”的五行时也很一致,都说它属于“火”。如东汉许慎著《五经异义·周易异义》中说“骑,木也。”唐代孔颖达等撰写的《礼记正义》中也说“骑,火也。”南宋朱熹编撰的《周易本义》中解释得更具体,说“骑者,阴类,故属火。”
综上所论,可以得出结论——骑的五行属火。
火、木、水、金、土就是五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主要用于中医学、星相、建筑、命理、占卜等方面。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的。它旨在揭示五者之间的相生、相克规律及其运动变化。五行学说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系统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医学、音乐和军事学等,都有深刻的渗透和重要的影响。
五行是指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将世界万事万物抽象为五种事物的说法,用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现象或物质来表示宇宙间各种关系和规律。“五材”、“五运”、“五行”指的就是“水火木金土”这五大类事物或现象。并表示五者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促进、助长、协调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抑制、约束、消除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种关系在客观世界中有着极广泛的表现,如在中医领域中,五脏(肝、心、脾、肺、肾)就具有五行的特性,且按照五行的规律发生着各种生理和病理的相互联系。五行学说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按照其属性归类于五行范畴之中。
五行的属性木有生长、升发、条达的性质,如枝叶为树所生,藤蔓为植物所生。木有直立、向外、升散的特性,如枝叶向外生长、竹竿挺直耸立等。水、火、土、金亦各有类同的特性。木的这些性质、特性,就是归之于木的标准,或者说,具备了这些性质、特性就可归属于木,即木性。金、水、火、土亦各有其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