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属五行什么意思?
“无属木,水属智”的“属”是指什么? 古人发现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是可以应用的,比如“火生土、土生金”可以用来解释物质之间的转化,那么,反过来,从物质到行为的转变也可以用五行相生的关系来解释。 用现在的科学语言来讲就是:在某种条件作用后,人会产生一种行为(结果);而这种行为有五种方式可用,且这五种方式的产生是依次递增的: 土—→金—→水.......这样。
所以,一个人性格内向,想改变成外向,就可以按上述顺序去寻找原因和方法了。当然,人的性格并不是单一由一种元素决定的,而是由多种元素共同作用的。 古人就认为人的性格是由五脏所主导的,每个脏都有其对应的性格。如,心主血脉,又主神明,为君主之官,所以,心思缜密,感情丰富,情绪多变的人,他的心脏多偏于燥;脾主肌肉,运化水谷精微,为仓廪之官,脾气虚则胖,脾阳虚则寒,所以,体型肥胖,自甘平庸的人,他的脾脏多偏于湿;肾者,作强之官,主封藏,开窍于耳朵,所以,精明能干,志存高远的人,他的肾脏多偏于燥…… 五行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比如,水泛木漂,水盛伐火等。在人体,当某一脏器失衡时,它所对应的性格也多会失衡。于是,古人在观测到人某方面性格特别突出时,就可以通过五行生克的原理推算出是哪一脏器出了问题(五行不平衡),然后进行调整。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地用于中医学、建筑、占卜、养生、武术、周易等领域。含有五行思想的学说被叫作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最基本的思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是世界的五个最本源的部分,其它万物都可以由这五个基本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克制而来,且在各种变化中五者之间将保持某种循环的平衡。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又保持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因此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始终保持着“生我”、“克我”、“我生”、“我克”的推移、制约的循环运动,又是在这种运动之中,获得永恒的和谐与均衡。
在五者之间的相生和相克关系中,存在着一个周期律: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周而复始);相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周而复始)。相生的太过会导致相乘,相克的太过会导致相侮。
五行学说中,每种元素与多种事物的各方面都有关联,比如:
木:春天、青色、东方、风等。
火:夏天、红色、南方、热等。
土:中央、黄色、湿等。
金:西方、白色、燥等。
水:北方、黑色、冬天、寒等。
此外,按照五行理论与脏腑对应关系,还分成五脏,即:肝、心、脾、肺、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