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呼吸多少?

尉迟斐程尉迟斐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 什么是呼吸频率? 呼吸频率(RR, respiratory 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临床上常用次/分表示,即1分钟内深呼吸的次数。 二、 正常呼吸频率是多少? 正常人安静时呼吸频率大约为12—16次/分,年龄性别不同略有差异;剧烈运动后可达到30~40次/分。新生儿及婴幼儿期可达40~50次/分。

三、 为什么会有生理性变化? 机体在不同的状态下,呼吸频率往往有不同的改变。这种改变是机体自身调节的结果,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 比如:在温度高或温度低的环境中,为了调节体温,人体会加快或减缓呼吸来增加或减少机体的散热和产热。同样,在氧气充足还是缺氧的环境下,身体也会通过调整呼吸频率的方式来维持体内氧量的平衡。

四、 异常的高呼吸频率是怎么回事呢? 高呼吸频率可以由许多疾病引起,其中有些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造成的,如颅内感染、脑外伤等。这些疾病的出现往往会伴有其它相应的症状,只要仔细观察,不难识别。 但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的“健康人”,他们也会有异常的呼吸频率升高,这种情况常常令人费解。其实,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这类人群或许已经处于压力巨大的状态下了——比如说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都可能伴随呼吸增快的现象。

五、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病理性呼吸困难呢? 如果你的呼吸频率≥30次/分并且有胸闷、气短、气促等症状,就要小心是否是病理性原因引起的了。 当然,有一些物理因素也是可以导致呼吸急促的,需要仔细辨别。若怀疑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最好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相应治疗。

西瑜宸西瑜宸优质答主

正常人平静呼吸时,成人(16—20)次/分钟;儿童(18—20)次/分钟;婴幼儿(20—30)次/分钟。呼吸频率超过此范围上下20%为呼吸增快或过缓。正常呼吸节律均匀,深度一致,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呼吸受意识控制。

异常呼吸节律的临床意义,一般是提示脑干呼吸中枢受到损害或药物作用,如酸中毒患者,呼吸由快变慢,最后呼吸停止,严重酸中毒患者呼吸深长而伴有叹息样呼吸。呼吸减低见于呼吸肌麻痹、严重鼓胀、癔病、严重肌无力等。酸中毒患者呼吸由快变慢,最后呼吸停止。严重酸中毒患者呼吸深长而带有叹息样呼吸。

由于呼吸频率的测定主要靠人工计数,所以呼吸的频率受到人的意识影响。而人体在非做功能力的情况下,即人的正常安静状态下,呼吸的频率才代表其呼吸的机能状况。通常成人为12-18次/分,儿童为14—20次/分,婴儿为20—30次/分。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都表示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呼吸频率超过此范围上下20%为呼吸增快或过缓,即成人超过24次/分或少于10次/分,儿童/婴儿超过24次/分或少于12次/分,都属于异常。

平静呼吸一般不受意识控制,而呼吸频率和深浅度完全受到意识控制。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呼吸频率不同,在正常情况下,成人12-20次/分,可平均为16次/分。呼吸频率与体重、体表面积有关,如儿童和女性比男性呼吸频率快,体重和体表面积大者比小者呼吸频率慢,因此呼吸次数和体重、体表面积的关系更密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