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车冠军是谁? 管汉 最佳答案 + 关注 我是80年代中期开始玩摩托,那时候迷迷糊糊的,记得最早的中国摩托车锦标赛是在北京海淀区的圆明园举行的,比赛车型都是本田的CB400(那个年代只有本田有生产四缸发动机的车型),当时年纪小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记得报名参赛的人很多,现场也来很多人观看,好不热闹 又过了几年,大概95年以后吧,在云南的昆明举行过一次全国摩托车锦标赛,具体车型忘了是什么,也是四缸机,参赛人员都是各地的车手,来自五湖四海,比赛的时候全国各地的人都过来看,人山人海,非常壮观 这几次赛事都离我生活的地方比较远,所以没有亲眼目睹,只是听别人说的 后来国内赛车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在上海嘉定建立了国际赛车场,后来又搬到了太仓。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上海地区的车手们几乎人人都有一辆车,甚至不止一辆(因为那时候买车不是很贵),经常看到有人骑着车上赛道练习,而外省的一些选手就没那么好运了,有的从外地赶来都要坐很久的火车,住宿也比较困难,条件比较艰苦。
我因为住在附近,所以有时周末放假也可以去赛场边上逛一逛,看到许多外地的车手住的地方都很简陋,环境也很差,让人看了非常心疼。 印象中最深刻的是2003年的上海赛,那天是周六,我从学校请假过去,刚好遇上比赛,人特别多,周边地区来的车手和观众把周围围得水泄不通,警察也来了不少维持秩序,场面很是壮观 我记得那个周末两天的赛程,因为周六周天连着放假,所以很多学生专门挑这个周末去看,人实在太多了,我因为是本地的就不用排队买票,直接跟在人后边走就混进去了(毕竟还是学生,没钱的),进去之后感觉每个看台都坐满了人,水泄不通,我的位置距离起跑线大概有1公里左右,但依旧可以感受到现场震撼的氛围 和三年前相比,现在技术更先进了,比赛期间现场还放了烟雾弹,营造烟雾氛围,非常的壮观
赞同 240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5/28 8:00:21 在1997年,中国的第一场“摩托大赛”——重庆摩托车邀请赛在重庆市巴南区拉开帷幕,这一赛事就是后来的中国摩托车锦标赛的前身,并在之后的两年的时间里分别在上海、昆明等地举办。1999年起,中国摩托运动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摩托车运动协会,并将“摩托”两字正式更名为“摩托车”,而当年的上海摩托车邀请赛也被正式更名为“中国摩托车大奖赛”,这一持续了三年的比赛成为了中国车手们“大本营”级的赛场,也培养出了一代代的中国摩托车冠军。
而在1999年,我国也正式加入了“国际两轮及三轮摩托车运动联合会”。2001年,我国首次参加了马来西亚全国摩配运动会,同时参加了50cc、80cc和125cc级别的比赛,并在当年的125cc级别中获得了分站冠军、50cc和80cc两个级别的分站第三名。次年与我国首次进行互访的泰国在当年参加了重庆、上海两国多项摩托赛事中也取得了多个级别的分站冠军。
而在本土举办的摩托赛事中,中国赛车手的表现则是格外的强势,几乎包揽了当年所有摩托赛事的所有级别冠军。2002年到2016年间,共有26位中国车手获得全国年度总冠军,其中更是有赵君、姚佳、梁钰瑜、谢加等蝉联了5至8届全国总冠军。而中国摩托车国家队也正式于2003年正式成立,在当年的亚锦赛上获得8个级别的全部冠军(50cc、80cc、125cc、250cc、500cc、轻量级650cc、重量级1000cc和4x)的惊人成绩,甚至在2004年的马来西亚摩托邀请赛上完成了“大满贯”。
在2008年,中国摩托车运动协会正式与FIM国际两轮及三轮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合作,在当年举办了250cc级别的场地赛,同时派出中国队参赛,而在2014年正式在成都举办的FIM世界杯场地赛(FIM Superbike World Championship)中,中国车手周基杉代表国产英雄光阳车队参赛,在排位赛中以0.8秒之差遗憾地获得第11名,但是依旧创造了亚洲车手参加世界顶级赛事排名的记录。
在随后的2014年亚洲公路摩托车锦标赛上,周基杉再次出战国内的主场赛事,并一举夺得了250cc级别亚洲冠军和500cc级别的亚锦赛亚军,2017和2018年亚洲公路摩托车锦标赛上,周基杉蝉联了250cc级别的亚军和亚锦赛季军。周基杉的两次250cc级别亚军也刷新了我国车手在该级别的最佳成绩。
赞同 240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2/1 8: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