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在五行中属什么?

牧育红牧育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字》中提到,“扫,揚去之也”、“埽,除也”。可见,「扫」与「埽」的本义都是指清除。而《說文 • 示部》:“祭曰掃。”這裡的「掃」是祭祀的意思。 清人段玉裁注解说:「凡祭而後掃土爲除地者。……此其本意與『埽』通用。」「埽」通「掃」,古文字形亦如此(见图1)。

所以,「掃」和「埽」都有消除、去掉之意。但是,「掃」多用来指一般事物的消除、去掉;而「埽」则主要用来指垃圾、污穢之物等的除去。例如: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罪!”(杜甫《北征》)

“手自清扫,危坐至暮。”(蘇軾《送子由使契丹》) “只须扫取香阶叶,莫遣风吹上酒杯。”(陸游《秋夕》)

“晚晴臺榭增明媚,已拚春盡逐風塵。誰念客身無定所,千里山河一寸心。雪泥鴻爪今天下,宿麥幽田昨夜分。無計勸老親,時時近淨熏。”(周密《浣溪沙·元夕》)

“不寐,枕上看星河。”(毛滂《踏莎行•元夜》)

岑敏莹岑敏莹优质答主

古人在探求五行的属性时,是按取类比象的原则展开的。这一原则是,每一行都有其相应的本质特征,然后按照相关、相似、相近、相类的原则,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找出与其本质属性相应的事物来,归入该行。

以“土”行来说,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按“土的位置”,引申为中央,因为古人是以中原为中心来看待整个世界的。二是按“土的性质”,引申出稼穑,因为土地可以生长五谷。三是按“土的运动形式”,引申为敦阜或黄钟,敦阜是说土具有堆聚的习性,不平则均平之,黄钟是说土的主要颜色是黄色。四是按“土的生物特点”,引申为脾脏和生,因为脾为五脏之一,而土有生物功能,所谓“土宜稼穑”之故。五是按“土和季节的对应关系”,引申为长夏。长夏是指位于仲夏和仲秋之间的节气,此时湿气渐重,恰合土性,所以将长夏归入“土”行。六是按“土的外形”,引申为黄色和口,因为土的本色是黄,口是通向肠道和脾的孔窍,而肠道和脾是“土”行在人体的对应脏器。同样的,其余四行也可以按上述六个方面去考虑。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总结出的五行属性。按照这种认识方式,与某一属性相关的事物都可以归入相应的五行的,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五行的所合、所胜、所主、所属及所指的内容。在具体的应用上,木、火、土、金、水就不仅仅是指五种自然界的物质了,而是五类事物,人们把宇宙万物分别纳入这五大类之中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