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气需要注意什么?
夏天来了,气温逐渐升高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那么你知道如何有效避暑吗? 高温环境下,人的肌肉会处于极度紧张状态,从而增加体内的新陈代谢水平。此时如果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可能会引起肌肉痉挛(抽筋);另外,高温会造成人体的排汗量增加,若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盐分,可能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出现头晕、恶心等情况。 在高温天气下,我们应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补水补盐。饮食方面需注意清淡,多吃新鲜蔬果,补充充足的维生素,也可饮用含钾、镁元素的运动型饮料,帮助身体及时散热和补充能量。
1.充足睡眠 随着温度的上升,我们的身体也会处于应激状态,导致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如免疫力下降等。为保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我们一定要保持足够的睡眠,避免熬夜,每天尽量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
2.做好防晒 除了暴露在阳光下,打伞、戴帽子、穿防晒衣等硬防晒措施也能够帮助我们避免紫外线伤害。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防晒霜并不是夏日专属,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春夏秋冬,我们都要认真做好防晒工作!
3.合理饮水 不渴也要多喝水,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及时排出废物。切忌“牛饮”,不要一次性喝太多水,以免引发水肿。 适当饮用绿茶或乌龙茶有助于解暑降温,但切记不可多喝,过量饮茶有可能引起茶醉或对肠胃造成刺激。
4.正确洗澡 很多人喜欢洗完热水澡后立刻冲凉,殊不知这样很容易引发心脏缺氧,严重时甚至会猝死! 正确的做法是,洗完热水澡后再花5-10分钟冲洗全身,浴后至少休息10分钟后才能冲凉。使用清凉感的沐浴露、洗洁精等产品清洗皮肤也是不错的选择。
5.健康饮食 夏天人们喜欢吃冷饮、冰淇淋等冷食,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暑解馋,但若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胃肠道受到寒冷刺激,发生痉挛,甚至造成穿孔、腹泻。 夏季饮食还需注意少吃生冷食物,适量食用辣椒、生姜、胡椒、花椒以及大蒜等辛辣之物,同时保证营养均衡,荤素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