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字属五行哪个方面?
“陈”字的字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列了其七个含义:(1)撤去,除去;2)陈述、表述;3)姓;4)中国朝代名;5)中国朝代年号;6)中国古书称述史事常用“春秋”“汉书”等书名表示;7)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第五律。 由此可知,作为姓氏的“陈”,其本义就是“撤除”,与“撤除”有关的词“放弃、抛弃、遗弃、清除、剔除、冲淡、删削、删除、消减、消散、衰减、衰落、没落、败北……”都与“陈”字有所关联。 而“陈”作为地名、国名时的含义则是“阵、列、排”的意思,如“陈兵”即排列兵马之意,再如“布阵、点阵、破阵、排阵、撤阵、推陈出新”等等。这些词语中的“陈”字所表达的含义显然与其作为姓氏时的含义并不相同了,而是来自于“阵、列、排”的意义系统。
“陈”作为一个多义词,其几个意义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认为,这些意义来源于同一个原始符号,这个原始符号既指“陈旧的、排列的、陈述的”意思,又指“排除、消除、撤去的”意思。这几个含义的关系就像英语的swim(泳)一词那样,有同一来源,但却有不同含义。 那么,这个原始符号是什么字符呢?我猜测它就是一个“正”字。我们看看古文字资料中“正”的字形变化: 金文(小篆) 从字形演变上看,“正”字由“一”和“止”两个部件组成。“一”即数字“1”,其本义是指“地面上的东西”,也就是现在的“地”“位置”等的意思;“止”即脚,有“停止”之义。所以,“正”字本义当为“站得稳,立得住”,引申出“符合、合乎标准(规范)”以及“纠正、校订”之义。 再来看“陈”字的几种含义:“陈”字的金文作“陳”,像在两侧架起战鼓的样子,小篆作“陳”,下面一横表示敲击战鼓时所站立的基座。“基座”和“战鼓”联系起来,就构成了“阵列、排”的意思。 同时,因为“正”有“站得住,立得稳”之义,所以能引申出“除去,消除,扔掉”的意思。例如“革故鼎新”——去掉旧的,树立新的;“涤荡污垢——清洗掉污垢”;“振颓启滞——振奋、激发衰退的东西,通晓阻塞的事物”等等,都和“陈”字在此处的含义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