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明星是辽宁?
更新一下,看到有朋友问于谦父亲的事 作为老沈阳人,我明确告诉你们于老先生并不是什么“座山雕”; “座山雕”的绰号最早是我爹那一辈的人传的,指的是解放前东北大有庄大流氓李海林(此人是土匪头子),因为他长得虎背熊腰,又喜欢穿白缎子衣服,于是被称之为座山雕。
关于李海林我有两张旧照片,是他被国民党逮捕后关进大牢的照片。 李海林的确是个恶棍,他手底下有一帮亡命之徒,而且善于耍赖皮,有一次被解放军围住了,见势不妙,他脱光了身子趴在战车上,用身体掩护手下向敌占区冲去。
解放军开枪打伤了他的腿部,但是还是让他跑了。 后来李海林成了伪满皇帝溥仪的护卫队长。 1946年,李海林带着一帮人投靠了国民党,后来随国民党军队退了台湾。 于先生的爸爸于庄敬老先生是建国初期的沈阳市副市长,当时主管市里的工、交部门。 因为工作原因,常和工人打交道,所以一口地道的沈阳话,说话时爱带个“嘎哈”什么的。 由于讲话时爱说“你小子”“我丫”等口语,经常被广播里播放他的讲话记录,因此还被同事取笑。
据说于老爷子的讲话总是很短,三句半就结束了。 另外,于老爷子和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是结拜兄弟。
关于于老爷子的故事还有很多,都是关于沈阳城市发展建设的那段闪光历史,有空再写。 最后,放一张于老先生年轻时的照片 原答案—— 我举几个特例吧!
1.《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泰州兴化人,晚年移居淮安。但施耐庵年轻时在沈阳做过官,并且娶了一位夫人,这位夫人生下两个女儿,大女儿施惠,小女儿施琼芳,即《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王英的妻子。
2.《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辽宁铁岭人,祖籍河北丰润,生于江宁府(今南京),少年时代开始定居北京。但他童年在沈阳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红楼梦》中关于贾宝玉游太虚幻境的一段文字,很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写的。
3.《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安徽全椒人。但吴敬梓的少年时期是在南京度过的,中年时期开始漫游各地,杭州、广州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最终死在陕西延安。
4.《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川人,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漂泊,几乎没回过家乡,最后客死他乡。 以上四位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年轻的时候都是在异乡求学的,并且学有所成后在异地为官或从事文化行业,上了年纪后回故乡养老。
那么,为什么我会对这位作家的幼年和青少年经历如此感兴趣呢?因为我在写我的老家抚顺的一位民国奇女子,她也是这个特点,年轻在外面四处流浪,年老想回家乡却未能如愿。如果这位作家能活到新中国成立后可能还有机会回一次家乡,可是他没有,所以他终生都把自己当做是异乡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