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逃指的么生肖?
子鼠:子鼠指的就是生肖鼠,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位。“子”就是第一的意思。 丑牛:关于生肖牛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牛郎和织女被王母娘娘分在了两地,每年只能通过鹊桥相见一次,他们彼此间的忠贞不渝感动上天,于是天帝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而农历七月正是新谷成熟之时,也是农家最忙碌的时候,所以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喜爱用“牛”字来指代辛勤耕作的劳动者。
寅虎:关于生肖虎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古时山中的老虎经常出来伤害百姓,于是百姓向山神祈祷,希望山神能惩罚恶虎。第二天,山神告诉百姓,他已把老虎囚禁起来,并让老虎每餐只吃一根甘蔗。不久之后,乡民发现,原来山神指的“凶残的老虎”其实就是“可爱的小白兔”,而小白兔正在津津有味地啃食着那根长长的甘蔗。人们就把白虎形象用作了图腾,以此来祈求生活顺顺利利、风调雨顺。
卯兔:关于生肖兔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玉兔原指月亮中的桂树,后来因为嫦娥奔月,才变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兔子。而农历八月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所以古人常用“月宫玉兔”来代指兔子。例如李白的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辰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一直被视作吉祥之物,而且有着非凡的能力,能行云布雨、消灾祛病。古人将一切吉利的事情都归结为龙的功劳。人们常用“龙”来代指一切吉祥如意的事物。而农历二月正是万物复苏,万象更新之时,故此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巳蛇:相传,上古时期,洪水滔天,百姓无所依,正当你无助、无望之际,一条巨蟒出现并化成了一座小山,成为一座桥梁,帮助众人渡过了劫难。为了纪念这条救命恩人,大家用它的形象来作为神的象征——即“蛇神”。 而农历五月正值小满节气,万物生机盎然,正如传说中的那条巨蟒一样,充满力量且英勇无敌。所以古人用“大蟒”或“长蛇”来比喻那些充满生机的青年才俊。比如曹植写的诗里有“年齿如长蛇,冠冕何芬芳”。
午马:在我国很多地方的民间信仰里,马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在民间绘画中,常常把马头画得大大的,寓意着祥瑞美好以及事业成功。此外还有“马上发财”“马上平安”等词语反映马的重要性。而在中医理论中,肾主水,而肝主木,而马在五行中属木,因此用“午马”这词来形容肾脏的健康无疑是最合适的。所以医生嘱咐病人要多休息,可别累着了“午马”啊!是指令其好好休息、养精蓄锐的意思。
未羊:对于属羊的人,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的说法:“未羊,善良而又富有温情。”的确,羊是个食草动物,性子温和,从不主动招惹事非。《礼记》中有言:“羊,祥也。”可见,羊在古代就是一个吉祥的象征。而农历六月正是小暑大暑时节,天气炎热,此时田野间绿草如茵,正好是放羊的好时候。诗人元稹的诗句“未许牛郎先蹑脚,无端乞巧望仙真”就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
申猴:“猴”字形似人体双臂张开,又犹如手指伸开,所以“猴”字本义即指“手”。而人的四肢中,以“胳膊”的“臂”字最为常用;身体中最有力的肌肉被称为“肱肌”;而最脆弱敏感的关节则是“肘关节”。这些词语中用的“臂”字,均源自“猴”字的谐音。古人把猿臂善射的形象描摹下来并制成印章,用来表示“卓越的技艺”的意思。
酉鸡:关于生肖鸡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在古老的西部有一片荒芜的荒漠,白天炎热难耐,夜晚却是寒意逼人。这里生活着一只可爱的鸡,它每天迎着朝阳起舞,送走夕阳不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修炼成了神仙。由于酉时(17点至19点)太阳落山,意味着一天即将结束,所以用“酉鸡”指代夕阳是非常恰当的。
戌狗:在十二生肖中,狗狗忠诚憨厚,排行第十一。“戌”字中的“戈”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武器。在古代,军队中使用的一种枪叫“戈枪”。而“戌兵”则是对守疆卫土的士兵的称呼。所以用“戌狗”指代忠实的守护者非常合适。
亥猪:“猪”字本意为象形,像猪的模样。猪是家畜中的成员,与人类关系密切。因此猪常常被赋予人的感情色彩。比如“猪肉”这个词,不仅仅表示肉,还表示亲近、体贴。而“豕”则更直接,直接用猪的形态来表示亲昵。所以“猪”字用在形容人和动物都很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