峵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解释“巃”:“崝嵘也,从山崇声。” 《玉篇》卷八十八“巃”:“崝嵘也,或作巃嵸。”
《广韵·钟韵》“巃”:“崝嵘貌。”“崇”的古今字形差异很大,目前通用“崇”字,读chóng(音同“冲”)。 “峵”字的字义当来源于“巃”和“崇”的联合词义。我推测它原指大山之巅的茂密树林,由此引申指“山峰”,再引申指“顶峰”、“顶点”等。
由于“嵤”字今已不用,古人用“峵”来表示它所代表的名词概念,还用来书写形容山的词语。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星跃卯,下窥沧海”一句中的“层峦”、“山峦”用“嵷”。苏轼的《后赤壁赋》中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句中的“高山”用“崚嶒”。这些词语都是形容山,不过不是指山顶的意思。 “峵”字还有另一个读音rong(第二声),这个读音只有“山中”之意,且只出现在古文中,现在常用“崇”字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