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前滩归哪里管?
首先,前滩不是“规划”出来的。 “前滩地区”最早来源于90年代黄浦江西岸的地块定名(当时的“前滩”指的是现在的世博后滩区域),之后延伸到了现在世博会园区附近并有了正式的行政名称“三林湾”——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三林湾”的由来: 三林一带原属于上海县城厢区的三林镇,而该地区主要水系是南苏州路(北苏州路当时已经比较窄了)及其支流,因此被称为“三林浜”或“三林塘”。 苏州河在流经静安寺地段时有两个弯道,形成了两块三角形的水域,因形状宛如倒过来的“苏”字,被命名为“南苏州路”和“北苏州路”。
1958年,这里兴建了上海第一发电厂,需要大量用水,为了减少对市区地下水网的污染,电厂的水源取自南苏州路的支流——光复渠(今名复兴东路虹口段)及北苏州路的支流——四明村西浜。这些人工河道由此延伸到了黄浦江中。 此后,这一带逐渐成为工业重镇。1964年建立上海纺织厂群,包括上海化纤厂的涤纶长丝车间、上海第三棉纺厂、上海第九棉纺厂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旧城改造和新一轮城市规划,原来的工厂大多迁往外环线以外,原先以工业为主的黄浦江西岸开始向都市型工业转型。市政府在原有工业区的基础上制定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整个黄浦江两岸地区将被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区——也就是现在的“上海外滩”。由于地处市中心,交通便捷,加之与南京西路商圈毗邻,这里成了各大品牌新店争相入驻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