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涨了多少?
2007年10月,上证综指收于6039.82点; 2015年6月,上证综指收于5166.35点——五年上涨了18.6%。 如果扣除春节、五一、十一长假和年底休市的时间,2015年上半年实际交易时间不超过4个月,也就是说上半年股票市场平均每个月上涨超过2%。要知道在2014年底很多股民还深套其中的时候,当时预测2015年是复苏之年,大多数人的预测是涨个5-10%就已经很不错了。
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弹呢?背后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国际方面:欧债危机持续升温,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各国央行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纷纷降息降准,流动性泛滥成灾。国内方面:去产能、去库存、去库存的“三去”政策使经济逐步转型,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不断强化。市场方面:IPO集体提速,融资市值近千万,但同时监管层不断释放利空消息,如严控配资、查炒糖、查场外配资等。
在这多方力量作用下,股市从底部缓慢爬升,成交量温和放大,资金蜂拥而至。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股价不断上涨,但亏损股、价值被高估股数量却不断减少,说明市场的上升是有基本面支撑的。 那么现在又是什么驱动了中国股市的再次大涨呢?
一方面,宽松的环境没有改变。美联储加息节奏放慢,全球通胀居高不下,各国央行继续宽松。而国内宏观经济数据好坏参半,二季度GDP增长7.5%,工业品价格全线飙涨。另一方面,A股的估值优势显而易见——沪深300指数PE(动态)仅为13倍,低于全球主要指数水平,处于历史较低位置。而且新股发行加速,为市场行情提供新的动力。
但是我们需要看清,现在的行情是一个估值修复性行情,并不是一个趋势性行情。所以操作上不宜重仓持有,应该采取逢高减仓的策略。当然,如果后市继续放量上涨,突破上方阻力位,我们可以考虑重新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