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有经济危机吗?
有,而且现在正在经历中2015年算是正式开始了,只不过在2014年以前表现的并不明显。 从国际形势来看,自从20世纪90年代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的工业化完成以后,亚洲也就只剩下了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因此美国等西方国家要发展必须从中国这里购买产品。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身也有产业需要升级换代,这就使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战变得格外激烈起来。自2012年起我国进出口总额首次出现大幅下滑,2013年上半年更是跌入负值区间。
从国内形势来看,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工业体系已初具规模;同时,由于人口红利还在,劳动力成本还相对较低,所以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这也是造成当前贸易战的根本原因所在——欧美希望中国把GDP的构成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变,希望中国放弃低成本优势,但显然这并不容易。而除了加征关税外,美方还拟对中方价值2000亿美元的产品征收罚款,如果制裁到位,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将是一个重大打击 另外,近几年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对GDP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两者加起来已经超过了整个欧盟的经济总量。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是带动上下游行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它通过融资去推动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又会对冲掉GDP增长中的疲弱部分。但房地产本身也是一个泡沫非常高的行业,目前很多城市的房价已经是偏高了,居民杠杆率也已经不低了,如果真的像日本一样通过货币宽松来刺激房地产的话,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说,中国经济目前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既想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但又不得不依靠房地产和金融行业的增长。而这两大行业一个泡沫高,另一个又有可能受制于国外因素而成长乏力,要想顺利跨过去真的很难
中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西方体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经济危机是一种常态;而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用全局和战略的眼光来控制经济发展,发生经济危机不是一种常态。虽然我国经济也可能发生危机,但其形式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式及内容都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之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具体地说,一方面,大量商品积压,工人失业,资本不能实现再生产。另一方面,大量商品、产品找不到市场,大量生产资料闲置不用,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爆发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从生产上讲,企业生产的不是产品,而是利润,生产利润需要市场,没有市场就盲目扩大再生产,这就使生产能力超过市场需求,一旦利润不能实现,经济危机就产生了。
从分配上讲,一方面少数资本家占有大量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大多数工人和劳动人民工资低,有需求没有购买力,社会需求减少,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此外,从消费上讲,资本家的奢侈消费造成不合理的分配结构和贫富两极分化,大量产品无人问津,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在中国,生产资料公有制解决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解决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在我国,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不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资本家谋取利润。因此,不存在因为产品卖不出去就听凭工厂倒闭、产品报废、工人失业的情况。
从分配上讲,不存在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社会化大生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不存在少数人占有大量社会财富和广大劳动者生活困难、无钱消费、有需求无购买力的现象。因此,不存在因为供大于求造成大量产品积压而社会又普遍贫穷、没有需求的经济危机。
从消费上讲,不存在因为资本家个人挥霍造成贫富两极分化的不合理分配结构。从再生产上讲,国有企业按照市场需求扩大再生产,不存在因为私有者追逐利润人为扩大再生产的现象。因此,中国出现西方国家的那种经济危机是不现实的。
但是要说明的是,因为我国实行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有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调节的因素,因此从形式上看,各国经济发展有某些相似之处,比如企业也有破产倒闭的,工人也有失业的。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根本上有本质区别,因此,中国出现的经济问题是不同性质的,比如国有企业亏损增盈,工人失业待岗,有些企业、行业或地区经济困难等,都不能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