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区北京副中心在哪?
目前,关于“副中心城市规划”的研究和讨论都在进行之中。 “北三县”概念的提出与崛起 2014年底,由于河北廊坊的“香河第一城”项目烂尾而引发的舆论风暴将“北三县”的概念带入公众视野。 所谓“北三县”,一般指代廊坊市下辖的三县——永清、香河、大厂。 其中,香河县与北京市通州区相邻,大厂县与通州区隔永定河相望,这两个县的不少地区与通州区的土地边界都有交叉。 而永清县尽管不接壤于通州区,却同属京南地区,而且县城与城区相距不远。 在北京城市发展规划中,这三个县被看作是与通州毗邻的区域,统称“北三县”。
此前,这一带地区的城市发展定位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已有明确表述。根据该规划,这一区域将被塑造为“连接京津,服务北部山区”的“北京新城”。 但在此次《纲要》中,这一区域的定位更为提升——被赋予了建设“现代化国际 City”的历史使命,成为与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副中心并行的三大核心功能区之一。 这意味着在这一区域或将出现一个特大型的城市新区。
据官方披露,这一区域未来将容纳超过1000万人。而在当前,其常住人口约为785万。 如果按这个人口规模预估,未来该区域的人口将增加超过三分之一;如果按平均每人1.6辆汽车的保有量计算,预计该地区将新增约1300万辆机动车。 如此大量的人口和车辆涌入,对于交通、环境等都会带来巨大的压力。
因此有专家分析认为,考虑到上述因素,这一地区未来很有可能实施严格的汽车限购和限行措施。 除了人口多、车多之外,“北三县”的另一显著特点则是产业聚集程度较低。
三产占比最高的大厂县也只有37%,而通州区的这一数据为63%。三个县的人均GDP也都远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 如何在确保生态和安全的基础上吸引产业集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