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馍好吃吗?
作为一个在山西生活了70多年,年龄已经过了古稀之年的人,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家里过年过节才能吃到的白面馒头。
当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一年到头的吃穿用度都靠生产队里分配的粮食,除了交公粮、留种子之外,剩下的口粮都是按人头平均分,一家人每个月能分到50斤麦子或100斤玉米,这些粮食要做成白面、小米、高粱米和绿豆等食用,不能换钱也不能打豆腐。
因为要供孩子读书,家里的日子过的比较紧,白面馒头更是稀有之物,每年能吃上两次就已经很不错了。一次是春天拔了椿芽之后,家里的白面多出来一些,可以蒸些馒头,每次都是用布袋子包好,给每个家人分一点,留着一家人吃两天。另一次就是到了农历十月初一,也就是冬至节,家家户户都要用面粉和大枣做“尖尖”(谐音“节俭”),做好了放在锅里蒸,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锅台旁边,一个馒头就着一锅菜汤,就是一顿美餐。
我印象中最解馋的是有一次姐姐从学校带回来一块花卷,那可是带糖的花卷啊!在当时,别说吃了,就是看一眼也会觉得很幸福的。母亲把花卷递到我面前,我拿起就吃,连里面的红糖也懒得挑出去。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想吃白面馒头随时都可以买到,但是再奢华的白面馒头,在我的心目中也不及家乡那碗简单的咸菜汤捞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