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球员都是从哪里来?
CBA有选秀,但是和NBA不一样,主要是给CUBA的尖子生一个机会,选上的直接签约,没选上的继续读大学。 也有不是CUBA的,比如曾凡博、张镇麟,都是打国家队比赛引起关注,然后被选中进入CBA。 张镇麟是辽宁本溪人,身高205cm,体重95kg 高中的时候因为身体素质出众,能扣篮,被辽篮相中,但当时他家里并不同意他打篮球,因为东北这地方传统观念比较重,认为打篮球是一种耍流氓的工作……没办法,张镇麟只能以体育特招生的身份重新参加高考,来到沈阳二中就读。
进了二中以后,张镇麟的表现引起了不少CUBA球队注意,最终他从辽宁二队升入一队,成为辽篮的主力前锋。 至于为什么是张镇麟而不是另外一位高瘦的前锋王化东?据说原因是因为张镇麟长得更像韩德君……
到了CBA之后,张镇麟的表现并没有让辽篮失望,在18-19赛季总决赛G3中,他狂砍46分创下个人纪录(也是CBA总决赛历史第二高分),帮助辽篮先拔头筹,不过总比分1比2落后。 在随后的G4比赛中,张镇麟上半场抽筋,硬是没下场,这种钢铁般的意志让人印象深刻,也最终帮助辽篮完成总冠军的梦想。 而在刚刚结束的2019-2020季后赛中,张镇麟在对阵广东队的比赛中,一人独得46分12篮板,创造多项俱乐部记录,率队淘汰卫冕冠军,打进总决赛! 这支年轻的辽篮,真是青训建设有成果的体现啊…还有潜力新星郭旭,王化东,卢梓杰……
中国篮协从90年代初开始,采取“试训制度”为国家队和各地方队搜罗后备人才。各地体育局会定期向中国篮协推荐优秀的年轻球员,然后由篮协安排到八一队或国青队等地参加试训。在试训中表现出色者会被正式吸收为职业球员,随队征战cba。
虽然,从90年代起开始的试训制度在选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像王仕鹏、莫科都是通过此项制度走向职业赛场。但是由于推荐球员的制度本身存在诸多弊端,推荐名额大小受制于各地体育局编制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不少实力强劲的球员受地方制约无缘上大舞台。因此,从2006年起,中国篮协开始逐步废除“试训制度”,建立“选拔制度”。
所谓选拔制度,就是由各级别教练组集体商议确定要考察的球员范围,然后在商讨确定合适的考查时间与考查地点,组织该范围内的球员集中进行。中国篮协选拔制度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地方体育局的权限,使得更多有实力而地方体育局不重视的球员可以参加试训。
除了篮协组织的试训外,在地方体育局编制限制较为严格地区,想要成为职业球员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1、自己联系需要参加试训的球队,然后由个人承担试训期间所需花费,通过个人关系去球队试训的难度非常大,一般有知名球员引荐或者自己与相关球队都有较深关系的人,成功的概率才较大;2、通过经纪人推荐。
从国外引进的经纪人体制,在最初中国篮球职业化改革时就提出了,但受各地区利益制约发展极其缓慢。不过随着cba联赛的升温,现在经纪人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不少草根球员都通过经纪人渠道迈入职业赛场。像孙悦、孟铎、李学林、孟祥龙等一批队员都是通过经纪人进入cba,而广东队在06年通过经纪人渠道一口气招揽了张喆、罗杰斯、郑佳聪、王勇4人进入宏远青年队,由此可见经纪人在职业球员选拔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想要进入cba首先要通过篮球经纪人推荐或自己联系相关球队,然后参加球队的试训。值得注意的是,参加试训不代表一定会被留用,即使留用也很可能会先被编入青年队,只有在青年队打出名堂才有机会调入一队打cba。因此想当球星,实力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