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月宝宝怎么教育?

裘丽玉裘丽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要老是为了孩子急,急也没有用! 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要相信他自己的能力,很多时候你的焦虑都是自找的(比如老担心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闭症、言语障碍之类的),反而应该多给他创造表达的机会,哪怕他只能发出“啊”“哦”的声音,也要耐心引导他说出更多的字。 举个例子:早上起来,你可以先跟他打招呼,告诉他“妈妈现在要去刷牙洗脸了,你醒了以后要先小便/大便,然后爸爸妈妈带你出去玩好吗?”如果他能应答“好”那太棒了,他正在慢慢学会用语言来跟你沟通;如果他没有表示,也不要紧。在你做完自己的事情后,可以过去轻轻摸摸他的脸,再次告诉他你们打算去哪里玩,什么时候回来等等…… 吃饭的时候,可以给他一个空碗,教他用手摸一摸,然后放进嘴里“啊呜啊呜”地模仿吃饭。吃完后,让他帮你收拾碗筷,然后给你们各倒一杯温开水,教他拿小凳子坐好,慢慢喝。

午睡前,可以给他讲讲睡前故事,或者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帮他进入梦乡。睡醒后,可以再重复一遍睡前流程,也可以陪他一起玩儿玩具,做游戏。 重要的是,你要主动地去跟孩子“说话”,不管他能不能回应你,只要你一直在说,他就一定有回应的一天——这也是我们培养语感的最佳时期。

千万不要放弃!当你坚持一个月后再回头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们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互动模式,而语言能力也在飞速提高。 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瓶颈期,那是孩子正在建立自信和自尊的时候,可能你说十句他才应一句,甚至有时还自言自语“说吧,我听着呢”,此时请不要气馁,继续鼓励他为佳。

简逸俊简逸俊优质答主

对这段时间的宝宝来讲,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玩耍。“寓教于乐”已不只是父母在教育时自觉遵循的原则,而是已经成为宝宝成长的规律。他每天都在做着符合他自己年龄阶段的“实验”,并且在不断的“重复试验”中积累着知识和经验。

做父母的该做些什么呢?首要的就是保证他能够经常接触到新事物。他需要拥有一个大而安全的游戏场所,还应该有多种多样的新玩具。他需要了解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材质、不同重量的东西,需要感受到硬和软、冷和热、高和低、大和小的对比。

他需要体验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气味。他需要经常看到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表情后面的不同反应。他需要与不同的大人和小朋友分享快乐。他在学着认识这个他还不明白的世界,在为将要与世界更亲密的接触储备能量。做父母的提供的越多,给予的支持越及时,将来宝宝在人生旅途中就能走得越远,越顺畅。提供什么,如何支持,就要从宝宝这一阶段的发展规律入手了。

在生理发育方面,宝宝的运动功能得到飞速的发展。这期间宝宝要学会如何行走,如何蹲下拾东西然后再站起来,如何爬上沙发,如何原地转圈等等。

在心理和智能发育方面,宝宝已经能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并且具备了最初级的自我意识,他开始知道自己是父母的宝宝,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也能认识到一件事物失去常态之后和原先的差别。这从他做选择,说“不”,把名字和本人、声音和来源等联系起来的行为中可以看到。

对于这一阶段的宝宝,做父母的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启蒙教育工作。作为孩子进入学步期,学语言期的第一个阶段,对宝宝的训练要以培养适应力和自信心为主。

适应力的培养包括生活习惯的适应和接触陌生人的适应。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睡觉习惯和大小便习惯。和各种不同的长辈及小朋友分享快乐也是培养适应力的一种方式。和熟悉的亲人一起旅行,到风俗习惯上有些差异的地方体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如果可以接触一下同龄的和自己皮肤颜色、发质、眼睛颜色都不一样的宝宝,也会对将来减少跨地域、跨族际、跨文化交际时的陌生感很有好处。

培养自信心,可以通过让宝宝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和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两个措施来间接进行。让宝宝试着自己吃饭、睡觉,自己回答问题,自己做选择,让他意识到自己有做出决定的权利。在日常生活中降低给宝宝提要求的难度,少提他无法完成的要求,并要求他多做简单的事情,从而让他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