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横排直拍区别?
这个得分开来谈啊,因为题主说的是直拍打法而不是直板打法… 所谓“直板”和“横板”其实指的就是球拍的拍面方向,而所谓的“直拍”和“横拍”则是由持拍手的位置决定的。 如果不是特别特别说明的话,一般讨论的“直板”、“横板”都特指球拍的拍面方向(虽然这是球拍的基本参数之一) 由于古代乒乓球没有严格分界线(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任何成文的规则)所以可以认为那个时候的球员是随意使用各种打法的,而现代乒乓球有了明文规定的边界线,所以如果还不清楚规则的球员就会逐步形成特定的打法——而这种特定打法通常是由持拍手的方向决定的,于是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直板”与“横板” 不过这里要提到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正手位发球接反手位的球”以及“反手位发球接正手位的球”这两种情况。
一般来讲这种情况是会计入到“直拍”或者“横拍”中的,但是请注意这种“击打”方式其实是有限制的:必须是发到对方半场,而且不能是对方的正手位,否则依然会判输。 不过由于这种方式太小众了,几乎没几个专业选手会用,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谈到“直拍”或“横拍”通常都是默认包含正反手的。
而直板和横板的区别在乒乓球中主要是由两种打法决定的:一种是近台快攻,另一种是中远台进攻。(其实还有一种弧圈结合快攻但是这类打法很少看到,在这里就不讲了) 以王皓为例,他就是典型的直板快攻打法运动员;而许昕则是典型的横板进攻型打法运动员。
握拍方法只有两种:横拍和直拍。直拍的基本要领可以用“五指放松”四个字来概括。横拍的握法也有“五指放松”的说法,基本要领是“大拇指在拍同侧用力内顶,食指在拍同侧贴在拍的侧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自然舒张在拍背面”。为了能迅速挥拍,产生较大力量,后三指要尽量“下靠”(向拍柄底部靠拢),形成“鞭梢”效应,使前臂这个“鞭杆”带动“拍头”迅速运行并产生力量。
有人把横拍的握法分为东方式和大陆式,这种说法不妥。东方式握拍在网球的初级技术中用在正手击球上,这种握法便于发力,但对球的控制不如大陆式精确。因此,在反手击球和截击、高压、发球等打法中,几乎全部采用大陆式握法。乒乓球的横拍握法只相当于网球的大陆式握法。
初学者可先以松散的方式持拍,然后逐渐向正确握拍靠拢。因为开始时可能觉得手腕不自然,这时如果强制改握,肯定不易接受。先持“死拍”,再逐个靠拢手指,最后完全握紧,这样容易养成正确的习惯。
正确握拍时感觉上有两个重点。一是大指、食指虎口部分顶紧拍柄,掌心“空”而不贴死在拍柄上,这样挥拍动作很灵活。二是大拇指和中指“找对门”,即上面大拇指顶住拍面靠食指根部的三分之一处,另一手的大拇指从背面点住中指顶指关节的位置,这样前臂和胸部就比较放松、自然,不会因过份前臂内旋而出现耸肩和胸部憋屈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