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杆怎么做好吃法?
小时候,故乡的田野里到处生长着“豆腐杆”,它们像高大的灌木一样,枝繁叶茂,密密匝匝。春天来临时,最先吐露新芽的便是它那粉红色的叶子,嫩嫩的,柔柔的。清风吹来,绿叶摇曳,犹如少女荡漾的波纹。 每年到了春天,我们便三五成群地来到田野里玩耍。我们摘一片豆杆嫩叶含在嘴里,清凉沁人;抓一把豆秆细芽放到水里泡制,不一会儿就浸出淡绿色的液体,我们用这个液体来染色,染在纸上的颜色碧绿清澈,经久不褪。我们把豆茎削尖了,用丝线穿起来做项链和手链戴在手上、脖子上,漂亮极了! 当然,我们最喜爱的还是把豆杆当竹竿来打仗玩。那些个头稍大些的豆杆,我们就把它们截成段做成炮筒,做炸弹用的软软的面团是用煮熟了的黄豆碾磨而成的,炸完弹后,我们就像真的一样把炮筒清理干净准备下次再用。不过这样的“弹药”不能投得太远,不然很容易“炸膛”,毕竟不是真的竹竿。
有一次,我们正玩得高兴时,突然小伙伴小明“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原来是他手中的豆杆被炸断了,还烫了他的手。我们都围过来,想看看小明手指烫伤的地方,并取笑他胆小鬼。但当我们看到小明的手指时被惊呆了:他的整个手指都被灼伤了,伤口又黑又深,周围的皮肤变得焦黄发亮。 “好痛的哦!” 小明痛得眼泪都掉出来了。 我们都很害怕,不知该怎么办,只好赶紧把他送回家。母亲看了看小明的伤,对小明说:“你手上是这个季节最容易长冻疮的部位,天气冷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冷水沾到伤口上,不然以后你的手可能会一辈子都这样了(我母亲小时候曾生过冻疮而且留下了疤痕)。”听了母亲的话,我们都不再嬉笑打闹,各自回家了。
后来,我离开了故乡,来到了大城市上学、工作。每年回到故乡,总想起在田野里和伙伴们玩“打豆战”时的情景,那一片片绿油油的豆子田地好像已融入我的血液,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而故乡的那棵老柿子树依然挺立在田野之上,年年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