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东西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人对宇宙自然现象的归纳总结,其中木火土金水五个字表示五类属性,也就是自然界中具有生长、温热、干燥等性质或运动方向的物质;而日日月星宿(包括黄道)则属于时空范畴,故有“天五行”之称。这八个字是古人认识世界的基础概念之一! 古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后来这五种元素与西学中的四大元素——碳氢氧氮结合形成了现代化学的原子理论。 而现在物理学家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中子和质子又由夸克-胶子的色荷构成.....等等。也就是说所谓的“五行”其实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模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泛函分子”,是用来指导宏观世界的简单工具而已。它无法描述微观世界、量子力学等领域,也不是现代科学体系下的组成部分。所以它不可能有任何科学的涵义。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使用这个模型呢?这是因为在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医将人体与大自然联系起来,把人体的五脏看做是自然界的五行,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身体某部分出现了毛病,就需要从整体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和滋补,而这往往需要借助药物的力量才能实现。
而古代哲学中的“五行”刚好可以提供这样的帮助。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就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的记载,强调顺应自然的四季变化、保持乐观情绪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而《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李时珍关于“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母病得金而治,子病得水而除”的内容,说明了他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治疗疾病的态度和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了中医所提出的“五行学说”对于指导养生和有助治病的作用。因此这种古老的医学思想得到了新的发展,并不断为现代人所接受和应用。